2016-12-31
ByONTIMESHOW
-重庆的小孩自小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文章中的蓝天白云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在我亲自走出盆地前没有得到过大人们任何正面的解答。
直到7年前第一次到了北京,那时候还没有雾霾侵扰,大多时候抬头便能看到瓦蓝的天。
< 成渝高铁列车正在向西快速脱离城区 >
<1>
小时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重庆是我对于都市这个概念的唯一参照:除了体量庞大而又杂乱不堪的建筑群,还因为记忆中最大的客运巴士,最长的列车班次都将这里作为终点站停靠。
< 牛角沱2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通道 >
<2>
我们都有过被人认为不可理喻的时候。
成熟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与更多人架一座桥梁,减少不那么必要的争执的械斗。
不过有时候转念想一想,要不是这些无法达成共识的理由,每个人心里原生的那么多多余的力气就完全没有发挥的出口了。
< 夜间南山的树林 >
<3>
地球上那么多地方不可能被一一命名,但一旦被命名,就意味着要被用来消遣了。
( 不过就算这样,未名湖也没能逃脱这命运。)
< 四楼层高的 Apple Store 和四十层楼高的华为广告屏幕画面 >
<4>
记得中学的时候买了第一台苹果产品,磨砂黑色的 ipod nano 3。
曾经在学校那样闭锁的人造环境中想要获得一丝优越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反正每个人都不了解自己,都挺傻的。
<联合国际无法取消按键的大楼电梯>
<5>
不得不承认,每当被困堵在拥堵的车流里,最能够安安心心的睡一会儿。
在不可抗拒的长路上的时候最给人安全感,因为这途中暂时的懒惰和不修边幅都不再是别人口中的话柄。
那天被误按的电梯里像是一班垂直的地铁,不断有人上上下下,这样停了大概30次终于到站。这是我2016年最耐人寻味的一个笑料。
< 两年前的鹅公岩大桥 >
<6>
如今的这江上紧贴着大桥旁边如同镜像般复制了一座几乎一模一样的复线大桥,像是一场巨型的魔术表演。
两年前的那个时候,我乘着年轻朋友开的车行驶滨江高架畅通的单行匝道上,一辆摩托车逆行而来,理直气壮得让我们怀疑是自己走错了方向。
<大剧院自助餐厅玻璃幕墙中的渝中半岛投影 >
<7>
饥饿的时候相同的食物好像变得比原本好吃得多,所以总是饥饿的人根本就不需要米其林的推荐名单。
这样说起来快感好像就是容易得多的事情了,而自助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刚解冻的三文鱼足够所有食客拿很多次。
本单元持续在微博 @ontimeshow 单元#new day ontime#每日更新,感谢关注!
<1>
牛角沱轻轨站
连接两座大桥上下的车站,在重庆市民眼中只是每天要面对的数不清的台阶中不值一提的的几级。
<2>
千厮门大桥
大桥连着半岛轰鸣的地下环道,又刚好是适合徒步的长度。走到一半的时候一定会有地铁列车从脚下经过,那十秒钟我们连同钢梁和绳索一起构成了一台乐器。
<3>
长江索道
如今的长江索道成为了大多数游客满足好奇心的体验项目。
7年前坐落在半岛另一边的嘉陵江索道还健在,我第一次乘着它穿梭在降水上空在这城市里漫无目的的晃荡,看着这一半繁荣一般破落的上下两片城,不曾想到依靠这不修边幅的城市面貌竟也可以成为中国每年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最近索道的轿厢被重新涂装,索道站外观也重新设计砌上了浮雕,但头上那条钢索依旧是油迹斑斑却保证了三十年安全的那一条。
<4>
南滨路
我的最长距离的城市徒步记录发生地,途中会经过好几个小区大门入口是升降电梯。
<5>
一棵树
不管是以什么样好的坏的的方式,曾经一起站到过这个平台前的人都暂时忘不记了。
周围通常也是游人如织,站在这种视野开阔的地方人群中的中年男子通常就会忍不住开始高谈阔论,妇女们则掏出包里准备的各色丝巾开始用闪光灯拍照。
三两结对的我们每次都会等到大楼上的LED灯一盏一盏关掉,只剩下夏夜里不能寐的万家灯火闪烁,色调或温馨或灰冷,
这画面像是一种答案,在等着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提问。
<1>
威尼斯玻璃岛旅游纪念品
足不出户的年代旧友送的旅行纪念品是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途径
<2>
23岁生日朋友亲手做的毛毡人偶
可爱的朋友
<3>
因为超级不实用而一直闲置在家的手机壳
其实花出去的钱每一分都值得,要不是这些功效不长久的物品,怎么能体会到消费的快乐
<4>
在抽屉底躺了四年又在收纳盒躺了两年的入学纪念品
不要忽视自己以前的努力,毕竟到现在还没有比那时候的自己更加义无反顾过。
<5>
朋友送我的自己品牌 Emilyriver 的包
心甘情愿的一支广告插入
Q:什么际遇下来到重庆?(曾经)做了多长时间停留?
A:我出生在重庆的一个区县地区,开通高铁之前从家所在的地区到重庆市区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所以重庆对我来说的意义很特别,虽然一直有一定的距离但却也是非常了解的,既不能称之为hometown也不是完全的玩客。现在我每次在重庆做停留也都只是一两天的时间,通常是离家的时候经过顺便做停留,但是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跟朋友同行,只要有时间都会把自己一直熟悉的路线再走一遍,也不会觉得枯燥厌烦。
Q:关于重庆最让你印象深刻的点是什么?
A:除了天生的地形特点带来的过人张力,其实重庆在现在建设的城市面貌上并没有与其他地方有太的差别,而曾经因为战争带来短暂繁荣的痕迹也同样在战争中被消磨殆尽。我觉得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拥有完全一致的气质:自古被人视为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加上至多磨难的历史背景,让这座城和她的人民都带有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江湖气。江湖气在我看来不迎合不谄媚,却也最能包容接纳。这时候不得不搬出一套老梗来作比方:我们离不开的火锅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什么都能煮但从来少不了辣椒牛油,有福享受便做客,无福消受也不强留。
Q:自从离开重庆以后你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改变?
A:离开家乡也已经第八年了,除了一些回去短暂的驻留中间再也没有过回重庆长时间的呆过。说一句矫情的话:家乡就是用来离开的吧。离开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你看到外面的世界有比想象更多的可能性,就算再是辛苦孤独也不想放弃这些尝试的机会而回到一个滚瓜烂熟的地方去过一种从今天开始就能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我出生的那个城镇如此,熟悉的重庆城也是如此。但这不意味着重庆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她依旧是我认知里在中国最具坚韧个性的城市;只是她有她的过法,我也逐渐有了我的过法。
Q:如果将来会有一个理由让你回到这座城市,你觉得会是因为什么?
A:现在的我觉得没有任何外来的原因可以决定我的选择,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到来,一个理由是她变成了一个让我能够有憧憬的地方,二是我自己成为了可以让她变成一个带给更多人憧憬的地方的人。
Q:你对生活在这里的朋友有什么祝愿?
A:我希望最终选择生活这个城市的我的朋友能真正获得自由。
- END -
*很高兴能够借着这个契机,看看身在世界各地的我的朋友们,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
更多更新请关注微博@ontimeshow!